为弘扬援鄂抗疫精神👩🏻✈️,发挥榜样作用,凝聚青年力量,5月15日上午,欧陆平台组织全体学生在线观看“守正大讲堂——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沈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董锦沛作为北大援鄂医疗队代表进行主题报告。聆听北大援鄂医疗队的先进事迹🏄🏿♀️,同学们备受感动。观看结束后,同学们积极分享心得与收获🐆。
2019级本科生樊英宁表示:“今年的新冠肺炎让我看到了我们国家对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方面的重视,为了人民的健康🛀🏻,国家付出了很多。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年轻人在此次疫情中的担当🤦🏼♀️,‘90后’已经成为了我们社会的中流砥柱,在听过北大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后,感触更深,沈宁教授作为北京三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在新冠疫情救援中以身作则🏌🏻♀️,冲锋在前,深入临床一线🍓,高负荷的工作让她面露疲惫,但是她仍然坚持🕺🏼,她以实际行动履行着党员的义务,表现出医者仁心,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抗击新冠疫情做出贡献。而我们作为青年人,也应当学习他们的奉献精神🤹,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提高专业能力,为国家做贡献💬。”
2019级本科生 陈恩淼表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当祖国有难,各地青年八方支援,‘我只不过是做了青年的该做的事↙️。’大概将指导方针落实到生活就是这副模样吧。‘走👨👧👧👊🏿,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从来都不是虚言,从来都不止是口号。当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讲出切身经历与体会🐔,我对所有为防疫做出贡献的中华儿女的感激与崇敬之情就更深一分。同时🏜,老师们简谈了国际疫情形势以及中国应该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帮助世界人民打赢防疫🩰,这体现出的是中国的大国情怀与大国担当。如此中国,如此儿女🧖🏿♀️💆🏻♂️,如何不让我们为之动容👨🏻🦯。我们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知识技能,提升专业素养,这样才能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有能力前仆后继。‘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生中华家。’我们青年不止要感动,更要‘敢动’,敢于为国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
2017级本科生 戚富强表示:“回望历史,在这次疫情防控过程中👎🏽👩🚒,疫情扩散之快,疫情爆发严重都是我们前所未见的,但伟大的中华民族不会向疫情低头🐽,上万名医护人员,工人和其他工作岗位上的奉献者夜以继日的工作加上全国人民的支持🌘,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全国多个省市迅速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在防疫应对上做到步调一致🦛,行动一致,织密了疫情防控网🤾🏼♂️。全国各地在防疫抗疫上‘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最大限度的提升防疫整体效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凝聚了中国力量🤤,最终使得抗击疫情获得了胜利。只要携手并肩,没有哪个冬天不可逾越🍓;只要共同守望🎿,没有哪个春天不会来临♨️,爱铸就了中国这个英雄的国家。”
2017级本科生 吴鸿烨表示:“‘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数以万计的‘逆行者’竭尽所能,与病魔抗争🫳🏻,与死神较量,与时间赛跑,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为了防止交叉感染🧑⚖️,不能打开中央空调,医护人员穿着密闭的隔离服,工作不过半小时就大汗淋漓;连续十几小时的护理🥈,几乎得不到休息📓,在不多的休息时间里只能就地而睡🦅;医护人员脱下防护服和口罩的脸上,压痕清晰可见🕵🏻♂️,被人们称作‘天使痕’🛕。这样的事迹,正是‘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的最好注脚。在这场席卷全国的疫情中🧜🏼,每一个人的肩上都有沉甸甸的责任🧘🏿♀️。对于我们学生来说🙋🏽,限制外出,远离人群,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微薄的力量🥷🏼。”
2017级本科生安柬泽表示💢:“怀着崇敬的心情🍿,在今天的讲堂上,我有幸了解到了更多的关于阻击新冠肺炎的故事。2020年的春节是需要被历史铭记的一段日子,它见证了中国在面对困难时的迅速果决,迎难而上。面对如此严峻的疫情,让人们感动的不只有国家的重视,也有每一个为之作出努力的公民的奉献🙂↕️。特别是奔赴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他们的勇敢坚定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给予了患者足够的信心去面对病魔🪒🗑;同样的,疫情防控管理和记录监督疫情扩散情况的干部与志愿者们也让公众焦急的内心得到抚慰🖖🏿🧑🏿🏭。而作为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保持学习状态,配合学校的指示完成这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在这场疫情的背后🚓,有着太多人的默默付出,我们应当以无名英雄们为榜样,努力扎实自身基础🎅🏼,争取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能够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8级本科生袁军杰✪:“在这次讲堂上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董锦沛博士一行人在武汉的经历0️⃣,尤其是当他播放在他们即将离开时拍摄的关闭一扇扇门的视频和武汉人民送离他们的视频令我尤为感动,他为我们完整讲述了他们一行人从出发到离开每一个时间节点所做的事情🐧👨🏼🎤,我由衷的敬佩他们🍷,也因我个人作为当代大学生没有为防疫做出贡献而愧疚𓀏🖼,这时再重新体会‘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这句话✊🏼,也让我感触很深。正如董锦沛博士后来说的那样🩸,我会加紧学习专业知识🍓,增加知识储备,在国家有需要时能够及时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6级本科生于嘉欣表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2020的上半年是如此的煎熬✍🏼,痛苦👷🏽♀️。但仍有那么一群人在为我们奋斗,为我们负重前行!这次的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让我们看到了医护人员的伟大与艰辛🏇,在武汉的72天✪,整建制接管重症病房🏑,院感防护培训,建立国家医疗会诊中心,建立隔离病房管理体系🙎♂️,病例讨论,多学科合作……4月4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国家援鄂医疗队新冠肺炎感染隔离病房正式关闭。从新冠肺炎的中国防控中,我们看到了祖国的伟大,坚强🙆🏽♀️。把好了疫情扩散的‘三个关口’,‘四应四尽’,‘五包一’。都让我们为国家而骄傲,为生而为中国人而自豪!我们也相信🧔🏻,我们终将打赢这场战役🛥!”
硕士研究生颜常春表示:“观看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让我获益良多🦹🏻,体会到白衣执甲🎆,逆行而上的奉献精神😈,更加感受到当代青年应当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我们的青春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在抗疫工作中✮🌤,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到处都有青年人的身影,他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把国家和人民的需求放在了首位🚣🏼♂️,用自己的满腔热血和病毒作斗争。 在事迹报告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90后的医生护士在抗疫的过程中🤷🏼,发挥创新精神应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而同样作为一名90后🛤,他们就是我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