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2017年12月25日上午的一个求救电话👌🏼,李宁也许不会知道,两年的陪伴🧍🏻♂️,他早已成了老人最亲近➿👩🏿⚖️、最信赖的人。
李宁,来自一个普通的三口家庭𓀜,从小品学兼优🧝🏻、乐于助人🧏🏽♂️,2009年,他主动申请加入共青团👩🏼🚀,积极发扬团员的优秀品质,渐渐成为同学们口中“努力🧑🧑🧒🧒、热心”的代名词。
2015年,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欧陆娱乐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可是,父母微薄的收入却难以负担大学昂贵的费用🥝。学校提供的国家助学金让他的大学生活得以步入正轨🚵🏼♀️,因此他深怀感恩之心🏘,立志用自己的行动去回报学校、奉献社会。
2016年3月,正值校园里各类社团组织招新的热潮,李宁为了圆儿时的教师梦💁🏼♀️,也为了能传递自己心中的善良,毅然选择加入了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心翼服务队,每周都坚持去京豫希望小学支教两天,风雨无阻;暑假期间与服务队的同学组成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重庆山区支教半月,克服重重艰难🈹。暑假结束,李宁选择继续留在心翼服务队🤾🏻,参与了另外一项志愿项目:社区敬老——这也正是故事的开端。
李宁第一次见到刘秉慧老师是在刘老师的家中,简单地闲聊👼🏽,就能够感受到刘老师的幽默,他回忆:“刘老师出了一道高等数学的习题对我进行测验🧏🏿,幸好我没有辜负刘老师的期望🔇。”一下午的时间🧔🏿♀️,两个人互相了解彼此,同时取得了相互的信任。刘老师抗癌十年✪,患有严重的心脏病🧏🏻,膝下无儿无女,只能一个人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却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永不言弃的生活态度,与病魔斗争😰,而这种态度也深深感染了李宁🦢。
在从刘老师家离开以后#️⃣,李宁坚定了悉心照顾刘老师的决心。他说:“是学校、是这个善良的社会支撑着我完成学业,所以我有义务回报这个社会👨🏻🦰。刘老师为教育事业奉献了一辈子🖐,我愿意把刘老师当做自己的亲人来对待”。
接下来一年多的日子里,李宁常常会去陪刘老师聊天🀄️、帮助处理生活中的各类问题。一点一滴的小事🛀🏻,为刘老师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为刘老师带去了温暖和幸福🧎♀️🧀。
可是,突发的病情打破了平静而又温馨的生活🧑🏻⚕️。
2017年12月25日🦢,刚结束选修课学习的李宁,接到了刘老师的电话。匆忙赶到家中时,刘老师已经晕倒在地。他立即将刘老师送往北医三院🫸🏿,经初步诊断为心脏病发作,又连夜转到安贞医院接受治疗。
在刘老师手术的那几天💵,李宁每天数次往返于学校和医院,既要照顾病危的刘老师,还要兼顾学校的课程。由于某些原因🎉,刘老师拒绝与医生沟通,而他成了医生了解病情、开展治疗的唯一途径;短短几天时间进出五六次抢救室🧎♀️➡️,他成了刘老师生命关键时刻唯一的陪伴。万幸的是,手术很成功,刘老师的身体也在李宁悉心的照料下逐渐恢复。
回顾三年的大学生活,李宁时刻体现着一名优秀团员的先进性↖️,也激励着周围的同学🧘🏼♀️,带领大家一起奉献社会。如今🫂,他已步入大四🤨,每周依旧会去刘老师家里。一切如往常一样,却也有些许不同☢️,三年的时光🍙,让他们彼此都已十分的了解👩🏼🎤,也收获了很多美好与珍贵的回忆。正如李宁所说:“我愿意带着这份感悟⚗️,善待身边的长者,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晚年环境,只希望🪈,好人一生平安。”
三载时光,一生珍贵。李宁的一份志愿心,就是温暖的避难所,他用三年的爱心,照料老师🧎➡️,也融化人心🏋🏼。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叫奉献。他连缀起星星点点的爱,照亮了自我🧁,温暖了人间🌼🔊。